
那个闷热的东京午后,我守着东京奥运会赛程表直播页面,等待女子铅球决赛开始。巩立姣的名字出现在参赛名单第四行,这是她第四次奥运征程。
镜头里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空荡得有些陌生,但巩立姣抚摸铅球的专注,让这场没有观众的竞赛依然充满张力。前五投她已稳居第一,最后一投前,她深吸一口气,将那个4公斤的金属球紧贴颈侧,旋转、蹬地、送髋——20米58!新的奥运纪录!
她突然跪在投掷圈里,双手掩面。这个32岁的老将等了21年,从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到伦敦的银牌,从里约的第四名到今天的金牌。赛后采访里她哽咽着说:“我做到了,梦想实现了。”
那天深夜,我再次点开东京奥运会赛程表直播,巩立姣的比赛已从“进行中”变成“已结束”。但那个奋力一推的瞬间永远定格——奥运的意义从来不只是金牌,更是那些在漫长岁月里独自旋转的身影,用最笨拙的坚持,等来了属于他们的,石破天惊的一刻。








